当前位置:HOME > 总会活动
老子论坛之《道枢》生命哲学整体性建构(二)

发布时间 2013-10-23

 

本身就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体系,反映了其内在的宇宙意识。在这个体系中,阴阳应象、五行比类等也是题中之义,是内在的,不可忽视的。它们不可离分,彼此交织共同构成了整体性生命。

真正做到法天象地,就必须遵守阴阳运动之规律,并以其为法则,在整体生命观念下控制、提升个体生命。阴阳者,有四交四合。曰阳交阴,曰阴交阳,曰阳交阳,曰阴交阴;曰阴合阳,曰阳合阴,曰阴合阴,曰阳合阳。应乎天地之八节、日月之八候者也。阴阳是之用,阴阳之交合即是造化。阴阳不仅是人应该效法、遵循的规律,还是贯穿天地自然与生命内外的属性表现。养阳者不当在乎春夏,所以养之者,以其气在于心与肝也。养阴者不当在乎秋冬,所以养之者,以其气在于肾与肺也。夏至之后,真汞积于绛宫;冬至之后,真铅积于丹田。这是在说,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阴阳属性,生命形体亦包含并体现着宇宙中普遍存在的阴阳,且不同的时间,人的身体应该根据阴阳之变换而进行调适、修养,以提升个体生命能量。八卦、六十四卦是对阴阳思想的深化,卦象再配以不同的方位、时间(十天干、十二地支、二十四节气、十二月等),以表示阴阳二气对待消长与人体气血盈虚等的对应关系,而且更能够对生命与自然的对应性、一致性、稳定性进行解释。更为重要的是,这种复杂的表述方式成

为人们提升生命实践活动中对时空序列、修炼阶层等进行系统解说的语系,或者说是内涵深刻的语言符号。《道枢》对于提升生命的修炼方技多有介绍,这些修炼方技阶层多且程序繁杂,而这种语系确实帮了大忙。

道莫大乎五行。《道枢》非常重视五行理论,尤其在以内丹修炼为内核的篇章中更甚。这主要是因为《道枢》生命哲学在提升生命能量与质量,尤其是超越生命之界限方面不仅有着哲学层面的支撑,在技术层面更是多有论述。特别值得指出的是,五行颠倒相生理论在内丹修炼中颇有深意。五行不顺行,虎向水中生。五行颠倒术,龙从火中出焉。龙者,心液正阳之气也。虎者,肾中真一之水也。是之谓玄中之玄,真阴阳之粹质,在人则生人,在己则生神者也。水火互藏,金木颠倒。五行相生是为顺,五行相克是为逆。在内丹修炼中,以五行逆克为颠倒。五行颠倒,归根复命,杀机转生机,其重要性非同一般,不可小觑。五行理论有着较为完备的体系,然而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,要想跳出其预设循环,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。在《道枢》中,五行理论也是在法天象地的整体生命观中阐述、运用的。因而,它不是孤立的,而是与、四时五方、阴阳八卦等交织在一起,共同解释、关怀整体性生命。

子钟离子曰:人也圆颅方趾,天地之象具焉。阴升阳降,天地之机藏焉。肾,水也;心,火也;肝,木也;肺,金也;脾,土也。将生命的整体性全方位地呈现出来。且不论其中的具体知识性认识是否完全正确,其中的生命整体性精神的确彰显出来了。对生命整体性这几个方面的论述,《道枢》中俯拾皆是,又如,《传道上篇》吕子曰:气也、液也,其升降如天地阴阳焉。肝也、肺也,其传导如日月往复焉。人体的内环境系统的运作与天地大环境的运作有着高度的一致性,由此可略窥一斑。

虽然《道枢》中的天人关系有着其粗朴的模拟性,亦多有牵强、抵牾甚至过于理想、不切实际之嫌,然而,这种思想从整体上理解世界,理解生命,将人的生命置于自然世界整体之中,这种整体观着实有其明智与可贵之处。但必须指出,法天象地的生命整体性,从现象上看,理论完备,然而,这个体系确实太复杂,特别是在个体生命的提升过程中,很难精确地把握,加上这种体系下生命提升的个体性太强,体验性认知影响太大,事实上实践操作起来就已经是困难重重,更毋庸说达到理想中那种长生久视、复归于道的效果了。不过,这种良好的愿望还是值得称道的。

(二)人体修炼论:生命的存在

人体生命结构是人体生命现象和功能的生理基础。《道枢》关注人的生命,注重生命的提升与超越,从逻辑上讲,也必然对人体生命结构有所探讨和涉及。事实上,《道枢》也的确对此涉及颇多。在很多篇章中,既有对人体生命结构的知识性认知,又有对人体生命结构认知的实践性运用。并且,在认知和运用的过程中,人体生命结构理论绝不是单独起作用的。生命的起源和整体性决定了,无论是天地自然为一体的大生命系统,还是个体生命的自我对待,人体生命结构也必然是在这一背景下付诸践行。

《道枢》之人体结构理论主要体现为脏腑经络物质基础理论。脏腑经络理论大部分是从古代中医学借用过来的,脏腑理论反映了人体的内部构造及功能,经络理论则注重人体各部分的相互联系。对脏腑经络理论的认知和把握,是《道枢》以提升生命为目的之修炼体系中所不能缺少的生命物质基础理论。在《道枢》中,对脏腑经络不但有着总体上的组织性把握,而且对其形成次第、过程亦有研究,这并不是《道枢》人体生命结构的重点。其重点在于,对功能的探讨和运用方面。人之五脏各有其所主之属,肺者藏之盖也,心者五藏之专精也,目者是其窍也。心主脉,脉主皮,肝主筋,脾主肉,肾主骨,是谓五藏之所主也。五脏与整个人体联系在一起,成为不容置疑的中心。

五脏与人的精神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,人有着各种不同的心理存在形式,且这些心理存在形式与五脏相对应而互动。五藏有七神,而各有所藏。所藏者,何也?人之神气也。肝藏魂,肺藏魄,心藏神,脾藏意与智,肾藏精与志。这种对应关系的确立不仅更深入地认识了人的心理及其存在形式,并且在生命的提升中,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完整体系。身心的互动使古人更深刻地理解生命、把握生命、延养生命。五脏不只是与人身内部之生理、心理相互动,在法天象地的背景下,也要应时应方,配以五行。在提升生命的过程中,不得不说,这一理论更具科学精神。

道教与古代医家不但在人体生理结构上认识基本相同,而且超出这种实物性认识,在人体本质结构认识方面,依然保持着一致性。这种现象就为道教医学的成立给出了最基础、合理的解释。人体本质结构不但有其医学价值,就道教而言,它的价值更在于为生命的提升提供了思路和方向。

形、气、神与性命观都是对人体本质的认识,且二者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。人是形、气、神的统一,也是性与命的统一。二者的一致性可以这样理解,性即为神,命即为形、气。神者性也,气者命也,神不外驰则气定矣。这两种认识的本质其实是一致的,只是形、气、神更为细致些。另外,必须指出,在人体本质结构中也有着很重要的地位,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概念。《道枢》对人体本质结构的认识非常完整。及至后来,道教的形、气、神

理论与性命观也基本没有什么变化。

《道枢》的性命观比较明朗。天与之形,物俱有形。道与之性,物俱有性。性是与生俱来,与一起被赋予的。夫道者,性之本也。性者,心之源也。心性同体,应化无边,是乃所谓自然者也。心、性同体,可见,性的指向非常确定。人之神在性。性,即是神,即是人的精神意识。心以性为神,神以心为用。神者性之真也,性者神之体也。是以存神养气,湛性冲神者,常使神以辅气,气以辅神,自然长生者矣。心、性、神就这样统一起来了。形气为性之府,形气毁则性无所存,性无所存则我何有?命是形、气,是性的物质基础。人的生命必须是的统一,二者不可或缺。性者命之本也,神者气之子也,气者神之母也,子母者不可斯须而离也。性命即为神气,二者为子母关系,命是性的物质基础,性是命的主导。交合龙虎,返本还元,使性命两全,逍遥宇宙者,是能明大道之真一故也。性命一定要双修两全。

(三)境界论:生命的超越

”“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转化的一对范畴。是生命的开始以及存续状态和表现,生命一旦结束,也就进入了的境地。是绝对否定。宇宙万物,不论生命之长短,都会以作为生命的终结。《道枢》对的认识,从生命现象角度来看,是比较客观的,确认了生命的局限性。虚化神,神化气,气化血,血化形,形化婴,婴化童,童化少,少化壮,壮化老,老化死,死复化为虚,虚复化为神,神复化为气,气复化为物。噫!化化其无穷者哉!生命之产生、成长、死亡,即之顺行而,是生命之必然顺序和过程。另一方面,虽然是生命过程的终点,但也是的起点。需要说明,作为之起点的以及由其而化之,已经超越了个体生命之范围,而进入更为上层的宇宙生命之范围。就个体生命而言,就是毁灭。《道枢》对生命,对于延养、提升生命之能量、对生命之超越,都是以个体生命为中心的。对个体生命的终极关注以及对个体生命持续性的炼养,则是以其局限性——“,作为最直观、最强烈的背景和动力的。

认识到生命有始有终,特别是认识到生命的局限性,其背后的果敢精神并没有向现实认输。对生命的强烈愿望,激发着我命在我的自主性和自信心。我命在我首先是对宿命论的完全否定。赋予万物生命,但是并不控制生命的自化,这是。这样,人便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,进行价值选择,控制自我的生命力。个人生命意识的强弱、价值选择的不同、控制能力的发挥就使得个体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了。并且人是具有与道合真的返回力的,这种力量源于的指引。但,是否能够真正做到,那就因人而异,不可同语了。于是,追求长生、追求成仙就成为道教徒们孜孜以求的事业。其中,必然要解决的内在问题就是打破生命的局限。

如何消除生死之别呢?在理论上,必然要将生死的界线模糊化,或消灭掉。

生死界限的消解是与道论一致的。创造了万物,人的生命也从而生。普遍地蕴含在生命中,并使生命个体有能力复归于是永恒的,当个体生命与合一时,生命就进入到永恒之中,也便实现着生命的超越。这样一来,超越生命界限的过程就成为向生命原初复归的过程,这个过程是逆向的。超越的境界又是与神仙信仰一致的。神仙的完全解脱和自由、神仙的长生不死成为人们所向往的生命终结。于是,道论与神仙信仰一起成为生命超越的支撑,并一起给予超越生命的指向性。惟炼凡至于仙,炼仙至于真,炼真合于妙,合妙同乎神。神与道合,即道为我身。所以升玉京,游金阙,能有能无,不终不殁矣。由此可见,只有与合一,道为我身,才能达到神仙境界。

 

 

 

 

[ 点击数:] [打印本网页] [关闭本窗口]
 

相关内容
查无记录
站内搜索
友情链接